改革開放前,豐源村是陜北金水縣多年的“紅旗村”,盡管獲得過無數榮譽,但村民卻家無隔夜糧連飯也吃不飽。故事開頭,為迎接上級調查組來村,老村支書天順去找農委高主任借來些糧和饃發給各家各戶,說好調查組離開時都要還回去。在心酸的現實面前,青年農民秦學安心中涌動著改變現實的激情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去了一趟安徽,發現那里由于搞了土地承包獲得了糧食大豐收。他回到豐源村立馬在二小隊分田到戶,不想卻以“破壞社會主義集體經濟”罪名被拘留。幸而很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,肯定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,給他松了綁。40年中,豐源村由于黨的“三農”政策的調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豐源村窮村變富村,實現了以前連想也不敢想的“幼有所學,老有所養”的小康目標。